關於這裡.....

◎引用文章均為善意分享,也適度引用,若有不妥煩請來信告知,謝謝。☆連絡信箱:amamasca@gmail.com
Copyright © 2020 魏誼恩(WEI YI-EN)
#【作文練習式】(作文資訊與指導) #FB:誼恩聊作文 #IG:yi_en_wei

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

[文摘]04.那朵花,那座橋

一、閱讀文章
1.文章標題:那朵花,那座橋
        (↑圖文版)
        (原文刊登於:中國時報人間副刊,2012/11/14-15)
3.簡單說明:
       這是一篇細膩動人的文章,從日本動畫《那朵花》談起,接著敘述一段旅行、一段與失去有關的友情歲月。
        文章結尾如此真摯,分享了生命的積極與清朗:
   「成長就是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紀念,去療傷,去繼續走。」
4. 新書介紹
(1)書名:那朵花,那座橋
(2)作者:李黎
(3)出版社:印刻 (2016/05/13)

二、跟寫作相關的是……


1. 一篇好看的文章,開頭就能吸引人!
  本文第一段這樣寫:
  「花,是一朵還不知道名字的花;橋,是一個異國小城邊上,一座並不著名的橋。
→  題目為「那朵花,那座橋」,而文章的開頭告訴你:花還不知其名,橋是位在異國小城邊上陌生的一座……  
    簡短的句子,既直接切入主題(所謂破題),又製造了幾分懸念,讓你好奇「那朵花」,與「那座橋」究竟如何?
    也可以說:作者先在開頭「點題」,然後開始訴說一段故事。

2. 文章的結尾也很重要。
  抒情散文,結尾若能讓人覺得情味雋永、餘韻不絕,那就太好了。
  但是,「情味雋永、餘韻不絕」怎麼做到啊?
  這實在……不好說。
  但最基本的一個理解是:故事說到後頭、文章寫到最後,你的心得或感悟必須呈現出來。
  還有所謂的,必須「點題」。(避免寫故事一發不可收拾而忘了主題)
  本文的結尾:
  車窗外的風景飛也似的掠過,童年在身後,成年在未來,這段哀樂少年歲月裡,有些朋友沒有能夠一道走下去,就像有些花朵沒有來得及知道名字,有的橋沒有能夠一同跨越……成長就是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記念,去療傷,去繼續走。晴兒以後人生漫長的路,媽媽最多只能陪他走到橋頭,目送他跨過,一座橋,又一座橋。
  寫旅程的尾聲搭車離開,而車窗外掠過的風景,不只是風景,也是拋在後頭的童年……這段文字做到了總結全文(對旅程做了個歸結);同時,又帶到了主題的「花」與「橋」,這是緊密扣題;然後,寫出了(正向的、令人深思的)感悟,可以做為全文主旨,是這篇文章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:
  「成長就是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記念,去療傷,去繼續走。
文末則以媽媽的一份心情做結,最後的「媽媽最多只能陪他走到橋頭,目送他跨過,一座橋,又一座橋。情意真摯。



  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