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作者簡介
愛因斯坦(德語:Albert Einstein,1879.3.14〜1955.4.18)
20世紀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,科學哲學家,創立了相對論,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,這個發現深深影響量子理論的建立。發表300多篇科學論文和150篇非科學作品。被譽為是「現代物理學之父」及二十世紀世界最重要科學家之一。他卓越的科學成就和原創性使得「愛因斯坦」一詞成為「天才」的同義詞。
◎以下摘錄書中佳句
第一章 愛因斯坦談「人生」
▲世間最美好的東西,莫過於結交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、嚴謹的朋友。──《愛因斯坦通信選》
▲道德並不是一種僵化不變的體系。
它不過是一種立場、觀點,據此,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都能夠而且應當給予判斷。它是一項永無終結的任務,它始終指導著我們的判斷,鼓舞著我們的行動。──《道德與感情》,《文集》第三卷
▲簡單淳樸的生活,無論在身體還是精神上,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。──《愛因斯坦通信選》
▲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路上走過彎路,犯過錯誤,並不是壞事,更不是什麼恥辱。重要的是: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。──《愛因斯坦通信選》
第二章 愛因斯坦談「人與社會」
△推動你的事業,不要讓你的事業推動你。──《愛因斯坦通信選》
△我把「教育」定義如下:它是忘卻在學校學得到的全部內容之後所剩下的本領。──《愛因斯坦通信選》
△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,應當始終放在首位,而不應當把獲得的專業知識放在首位。
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理論,並且學會了獨立思考和工作,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,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,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。──《論教育》,《文集》第三卷
△每個民族與任何別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感情,並且常常讓自己的行為受偏見的控制。我們要認識到我們自己的偏見,並且學會去克服它們。──《和平必須確保》,《文集》第三卷
△政府的民主形式本身必不能自動地解決問題,但它為那些問題的解決,提供有用的框架。一切最後都取決於公民的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質。──《答「旦尼紀錄」問》,《文集》第三卷
第三章 愛因斯坦談「科學」
◆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。怎樣用它,究竟是給人帶來幸福、還是災難,全取決於人自己,而不取決於工具。刀子在人類生活上是有用的,但它也能用來殺人。──《科學與戰爭的關係》,《文學》第三卷
◆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,因為知識是有限的,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,推動著進步,並且知識是進化的源泉。嚴格地說,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。──《論教育》,《文集》第一卷
◆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、思考、再思考,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。──《自述片段》,《文集》第一卷
◆要做一個好學生,必須有能力去很輕快地理解所學習的東西;要心甘情願地把精力完全集中於人們所教給你的那些東西上;要遵守秩序,把課堂上講解的東西用筆記下來,然後自覺地做好作業。──《愛因斯坦通信選》
◆智慧並不產生於學歷,而是來自對於知識的終生不懈的追求。──《愛因斯坦談人生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